國外的紙質包裝盒應用非常的廣泛,外國人很喜歡采用紙質作為各種物品的包裝盒,我們喜歡看美劇、英劇的朋友可以發現,在超市,菜市場,早餐店大家都是抱著很簡單的牛皮紙包裝袋。伴隨著國家經濟、文化市場的剛性需求,中國印刷業在改革開放30多年來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整體規模已居全球第一。近年來我國每年進口印刷設備甚至高達25億美元左右,包裝盒印刷行業蓬勃發展。但隨著互聯網+ 時代的到來,國內經濟環境的變化,包裝盒印刷行業正逐漸步入寒冬。傳統的包裝盒印刷行業在材質、工藝、生產、銷售上的問題,也不斷暴露出來。
對于設計師來說,一般可以通過包裝的視覺感受、結構造型、材料等各方面來設計出符合品牌和消費者共同需求的產品包裝。這時,包裝不僅需要美好的外觀,更需要起到能夠幫助拓寬品牌市場的作用,為品牌在市場中帶來商業價值。有特色的包裝就相當于產品設計本身。而對于一個產品來說,要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欲,就需要激發出消費者本能層次的情感反應,讓消費者有一種:“我好喜歡在這個呀!我要買下它!”的情感暗示。
創新是茶葉包裝設計廣告行業,設計行業的源泉,一個產品在市場上要獲得成功,產品內在質量的好壞非常重要,同時因為,到今天,同類產品的差異已經很小,很多產品的差異化幾乎看不到,很難分辨。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如何通過其他方面的創新而產生一個新亮點,從而獲得市場主動權將是關鍵。一個產品,無論是新型產品還是傳統產品,入市推廣要取得不錯的市場份額,在傳統營銷概念上無非從口味、質量、價格、包裝、促銷手段等方面作文章,但如果以上每個細節都是考慮到,也努力做到了,卻未能一炮打響,該怎么辦呢?那么,是否可以從以上幾點中的任一點作深入地考慮和改良呢?此次,我們先從產品的包裝這一方面作一闡述。
不同的文字構成,筆畫順序都是遵循一定規律的,違反規律就有可能成為別字,輕別字義不同,重則不成其字,這就完全失去了文字本身的作用。因此字形要做到確切無誤,既不能任意增加筆畫,也不能任意減少或改變。不管拉丁字母或漢字,字體、筆畫都必須統一(即風格統一),如漢字,不能三筆隸體,兩筆仿宋,寫字母時,印刷體和手寫體也不能在一字中混合運用。
根據包裝材料的不同,我們需要注意:由于鋁-塑軟包裝和鋁-紙軟包裝有不透明性,可以按照常規用色去考慮。但是對于單層聚乙烯包裝這種透明的包裝,可以考慮用內容物的顏色作為印刷的補色,內容物顏色可以作為圖案背景,或者作為點綴色(窗口色)都可以。文字的藝術化是設計發揮的空間。文字的大小上,商品名可以大一些,但還是要看包裝袋的大小而定,還可以藝術化處理,也就是做些文字變形之類的。說明文字可以小些,但最小不能小于2.5mm,不然看不見。所有的文字應該與底色反差大一些,以便能清晰可讀。
在針對視覺化的表現上要將創意與圖形進行設計,將符合包裝設計的創意展現到包裝設計中,要將創意與圖形嚴謹性的從包裝中進行表現,并體現出整體的視覺感與內涵。對于視覺而言構圖在包裝設計畫面中也是關鍵的,構圖也可以從畫面版式上去看,在具有信息的設計上對于包裝設計的構圖方式要從畫面中去分析,合理的畫面感能夠體現出包裝構圖的主次,在包裝設計中展現出畫面的亮點。應正確的去分析并將產品的視覺化形象展現出來,在做到理念推導的同時轉化成視覺并將包裝設計的主視覺進行展現。現代的包裝設計多以手繪形式進行視覺元素的設計,以手繪形式去進行的設計展現出藝術氣息,印象深刻是視覺部分的主要一面,包裝設計的表現手法展現出多樣化趨勢,具有藝術氣息的包裝設計視覺還是具有特點的。
包裝設計的視覺圖不易過度的進行繪制,貼近真實實物的視覺感還是可以考慮的,當然了包裝設計視覺圖作出與實物一樣的還是不太現實的,這里包括材質的體現與光照視覺感的體現不能與真實實物去比較。只能是接近于真實感只能參考的去考量,包裝設計的視覺圖一般展現的二維視覺多見一些,只能在視覺上作為參考還是要以實物視覺為準,好的包裝設計畫面要有好的視覺圖去進行襯托,在視覺圖上繪制的方式要盡可能的將圖形感做好,做出符合包裝設計的視覺并達到適合于視覺感官的視覺圖圖形,這對于在視覺視覺中的感受還是具有包裝設計所需的方式。
和諧指各方面元素配合協調,在多樣化中具有統一性。以民間包裝為例:如廣東、廣西的“竹殼菜”,將竹殼按紋理撕成條,條疊成桶狀,分段攔腰緊束,像一串葫蘆,貼大紅方標簽,上面印黑字。北京的醬菜簍,用柳條編織,外糊皮紙,刷桐油,雖糊紙,又隱約見編痕,外貼大紅封簽,頸部有供提攜的麻繩。包裝的各要素之間以烘托“鄉土”和淳樸風情為目的,從材料選擇到制作手法以及文字、色彩、形態的運用,和諧統一,讓人覺得親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