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的運用 (一)點、線、面的構成 形象是物體的外部特征,是可見的。形象包括視覺元素的各部分,所有的概念元素如點、線、面在見于畫面時,也具有各自的形象。 平面設計中的基本形:在平面設計中,一組相同或相似的形象組成,其每一組成單位成為基本形,基本形是一個最小的單位,利用它根據一定的構成原則排列、組合、便可得到最好的構成效果。 1.組形:在構成中,由于基本的組合,產生了形與形之間的組合關系,這種關系主要有: 2.分離:形與形之間不接觸,有一定距離。 3.接觸:形與形之間邊緣正好相切。 4.復疊:形與形之間是復疊關系,由此產生上下前后左右的空間關系。 5透疊:形與形之間透明性的相互交疊,但不產生上下前后的空間關系。 6.結合:形與形之間相互之間結合成為較大的新形狀。 7.減卻:形與形之間相互覆蓋,覆蓋的地方被剪掉。 8.差疊:形與形之間相互交疊,交疊的地方產生新的形。 9.重合:形與形之間相互重合,變為一體。 點效果欣賞: 線效果欣賞: 面效果欣賞:
(二)漸變 漸變是我常常聽說的一種效果,在自然界中能親身體驗到,在行駛的道路上我們會感到樹木由近到遠、由大到小的漸變。 漸變的類型: 1.形狀的漸變:一個基本形漸變到另一個基本形,基本形可以由完整的漸變到殘缺,也可以由簡單到復雜,由抽象漸變到具象。 2.方向的漸變:基本形可在平面上作有方向的漸變。 3.位置的漸變:基本形作位置漸變時需用骨架,因為基本形在作位置漸變時,超出骨架的部分會被切掉。 4.大小的漸變:基本形由大到小的漸變排列,會產生遠近深度及空間感。 5.色彩的漸變:在色彩中,色相、明度、純度都可以出漸變效果,并會產生有層次感的美感。 6.骨格的漸變:是指骨格有規律的變化,使基本形在形狀、大小、方向上進行變化。劃分骨格的線可以做水平、垂直、斜線、折線、曲線等個總骨格的漸變。漸變的骨格精心排列,會產生特殊的視覺效果,有時還會產生錯視和運動感。 漸變的效果欣賞
(三)重復 重復的一般概念是指在同一設計中,相同的形象出現過兩次以上,重復是設計中比較常用的手法,以加強給人的印象,造成有規律的節奏感,使畫面統一。所謂相同,在重復的構成中主要是指形狀、顏色、大小等方面的相同。重復中的基本形:用來重復的形狀稱為基本形,每一基本形為一個單位,然后以重復的手法進行設計,基本形不宜復雜,以簡單為主。 重復的類型: 1.基本形的重復:在構成設計中使用同一個基本形構成的圖面叫基本形的重復,這種重復在日常生活中到處可見。
設計確實是一件很耗費精力和體力的事情,對于大多數設計師來說是如此。設計出的效果往往和付出的時間不成正比。在這種情況下,設計師應該養成一種懶人思維的習慣。在設計的時候,不要想得太復雜,要用最簡單的方式完成作品,這樣做出來的效果往往更出色。每個設計師都應該培養自己的簡潔思維。 大多數的設計都會同時涉及到文字與圖片,這兩者的差異是非常大的,也很難事先預料到兩者一起使用時的互相影響,圖片與文字如何搭配得漂亮,往往也是設計師的一個很大的挑戰,一不留神,就會造成風格矛盾、細節沖突,對比錯誤。而且就算有一次給你做得不錯,但下一次你面對另一個新項目時,你還是會為此而抓狂。 一些設計師在設計時往往會出現“設計過度”的現象。更好的方式就是象一個懶人的思維一樣,圖片放在這里,文字放在那里,搞定!關鍵是讓每一個元素都簡單清晰,讓兩者的互相影響減至最低,而且這種設計手法還可以讓你一再使用,永不過時。
每當翻開一本版式明快,色彩跳躍,文字流暢設計精美的雜志,你都有一種愛不釋手的感覺,即使你對其中的文字內容并沒有什么興趣,有些精致的也能吸引住你。這就是平面設計的魅力,它能把一種概念,一種思想通過精美的構圖、版式和色彩,傳達給看到它的人。其實只要掌握一些平面設計的規律,靈活運用,我們也能做出美妙的設計。 本系列文章將用圖文并茂的方式向您介紹十余種平面設計的常用手法,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2.骨格的重復:如果骨格每一單位的形狀和面積均完全相等,這就是一個重復的骨格,重復的骨格是規律的骨格的一種,最簡單的一種。 3.形狀的重復:形狀是最常用的重復元素,在整個構成中重復的形狀可在大小、色彩等方面有所變動。 4.大小重復:相似或相同的形狀,在大小上進行重復。 5.色彩重復:在色彩相同的條件下,形狀、大小可有所變動。 6.肌理的重復:在肌理相同的條件下、大小、色彩可有所變動。 7.方向的重復:形狀在構成中有著明顯一致的方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