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讓人產生好感的包裝無疑會拉近生產商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符合消費者的年齡及性別特征.包裝形式必須符合銷售對象的購買動機和心理需求,這也是差異化銷售的基本要求。包裝設計只有準確傳達出商品的“最理想”價值,才會獲得消費者的好感。這個“最理想”價值實際上是一種感覺的復合體.是美感上的純粹性、信息傳達的直接性、結構造型的獨特性、制作工藝的精致性的多位一體,這種醒目的包裝絕不是“驚鴻一瞥”之后的“一聲嘆息”。
大多數包裝都會在側面添加更多信息,這也是購物者想要了解更多產品信息時會去關注的地方,需要充分利用包裝的側面位置,設計時不可掉以輕心。如果無法使用包裝的側面展現豐富的產品信息,則還可考慮添加吊牌來讓消費者了解更多的品牌內容。可充分利用那些可有效展示產品屬性、刺激消費者購物欲望、建立消費者感情聯系,以及突出產品質感的元素,創建有歸屬感的聯接。建議使用的圖片中要含有能夠體現產品特色的元素,同時融入生活方式的元素。
包裝設計的圖形造型經過個性化的藝術處理,對圖形的主要特征進行高度概括和強化,使其特征更加直觀和突出,給人以超乎尋常的感受,而這也正是作為消費主體兒童的興趣點,這樣的圖形造型大大增強了視覺沖擊力,有些東西兒童分辨不清楚,但經過夸張后,兒童就能清楚的辨認。當然,在兒童食品包裝設計的圖形造型中,運用夸張的手法把握度是十分重要的,夸張并不是越怪異、越離奇才能帶來趣味性,要在突出和強調圖形特征實質上下功夫,夸張要合乎情理,通過夸張達到形神兼備,從而創造出形式美和趣味性,否則就會給人一種虛假、不真實的感受。
包裝形式的獨特性不能離開消費對象的一般認識。美與不美是指人的感受而言、帶有人的主觀因素。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文化、不同職業、不同民族、不同國家和同地區的人往往有不同的審美認識審美趣味。小孩的玩具的包裝形式與老年人用品的包裝形式,男性用品的包裝形式與女性用品的包裝形式,都必須會有很大的區別 由于職業、文化等的區別,有人喜歡鮮艷的色調,有的喜歡樸素的色調。同樣是紫色,有人感到華貴,有的人感到神秘。可見,不能要求一般包裝形式適應于社會所有的人,設計要針對具體的消費的共性認識來處理。
包裝設計不僅要充分和安全地包裝產品,還必須包含必需的元素,如成分和營養信息,以及條碼和其他必要元素。 同時,它必須吸引消費者,往往在幾十個競爭項目中。 包裝設計永遠不應該是事后的想法,因為它是營銷策略的關鍵因素。 確保其包裝符合消費者對包裝設計所期望的所有關鍵要素的品牌,無論是在網上銷售還是在實體零售商店銷售,都能超越其競爭對手。包裝盒的設計,色彩搭配上小面積的淺藍色水墨在大面積的白色瓶身的襯托下顯得自然和諧,充滿干凈純潔感,再配上包裝盒中間的圖案,一幅幅畫面猶如魚兒在水中游、鹿和羊飛奔在云天之際,天馬行空。
包裝的色彩:80%以上的信息來自視覺,如果設計人員對包裝色彩的把握與運用能夠直接反映內在物品的某種特性,這種商品就很可能成為購買者的首選商品。根據商品固有的色彩或商品的屬性,采用形象化的色彩是設計用色的一種重要手段。如蛋糕點心等食品包裝多用黃色,茶、咖啡、威士忌、啤酒等飲料多用茶色,化妝品中的檸檬香波包裝設計成檸檬黃。這些利用商品本身的色彩在包裝用色上的再現,是最能給人以物類同源的聯想,從而對內在物品有了一個基本概念的印象。當然,也有反其道而行之的現象,一些設計高手大膽運用色彩對比,達到更佳更奇的效果,但是如果分寸掌握不好,就會適得其反。包裝的圖案:圖案的組合要從三個方面考慮:一是組織的方式;二是表達的主題;三是展示的風格。在組織方式上,使用較多的有幾何性構圖、抽象化構圖,以及具象化或實物化構圖。
如何通過包裝設計,以較低的成本來實現包裝的保護性,使其更適于運輸、倉儲、裝卸等環節的操作,并給消費者帶來使用上的便利。我曾經看到過日本本田摩托車的產品包裝,很難想象那么重的產品,其包裝的主要原材料竟然是瓦楞紙--這完全是科學、精心設計的結果。瓦楞紙的成本是很低的,設計師巧妙地運用物理學、力學等綜合技術,結瓦楞紙材的緩沖性好、易切制成型等特性,施以少量的木材、金屬如固件,使包裝具備了很好的保護性,開啟使用也很方便,更體現出了設計所帶來的經濟性。包裝成本的降低,直接體現為產品竟爭力的增強。
文字是向消費者解釋商品內容,最為直接的手段。文字通常要表現:商標名稱、商品名稱、單位質量與容量、質量說明、用法說明、有關成份說明注意事項、商品廠家的名稱和地址、生產日期和其它文字介紹等。從包裝設計的基本原則上還要達到易讀、易認、易記的要求。服從產品的特性并引起消費者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