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裝設計色彩要象征商品的內容,具有很好的明視度,并對文字起到良好的襯托作用。包裝必須使顧客一看便知道商品的內容,具有很好的視覺效果,體現品牌的宣傳效果。包裝色彩要符合商品主體消費的偏好。不同階層的消費者有不同的偏好,體現在色彩上就是品位問題。包裝色彩只有得到主題消費群的認同和喜愛,品牌才能有發展。同時又有振奮精神的效果,對于重視印象的化妝品的包裝來說,紅色是最能夠吸引消費者眼球,引起購買欲的色彩,因此在現代的許多化妝品設計中都有使用紅色這一色彩元素的情況。
包裝設計一般是在傳統產品中進行的,它具有較強的裝飾性,包裝具有地方特色,固定性強。它們大多是帶有民族傳統文化裝飾圖案的包裝圖形卡。這種方法既反映了傳統文化的產物,又體現了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產品地域特征。包裝圖形是設計師實現這一理念的一種設計方法。它也是設計作品所蘊含的實用功能和審美價值的具體體現。成功和失敗的圖形卡設計主導包裝。在商業裝飾性包裝設計中,包裝設計中的圖形和圖形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圖形卡不僅能反映產品的特點,而且能給人以莊稼的味道。在包裝設計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將商品信息直接傳達給消費者,吸引消費者,激發消費者的心理,使他們對包裝產品產生興趣。
利用現代設計中行之有效的手段來滿足人們的視覺、觸覺以及心理的各種感受,是設計的共同責任。一方面發掘文字本身的語意功能,另一方面探索視覺符號在每個版面中的組合結構,利用文字的重復對比、疏密、均衡等手法來改變那些元素的數量、位置、方向等,最大可能地體現出設計的理念與個性化特征。強調那些具有決定作用的因素,擴張其視覺優勢,為我們塑造出一幅幅潔簡生動而又令人賞心悅目的設計來。
包裝設計只是一個形式,一個表象, 若缺乏內在的策略或思想的支撐,就容易流于裝飾的層面,也容易形成所謂的“雷同”。包裝設計一個杯子,從杯子的角度還是從內容物水的角度來思考,形成的結果肯定不一樣。包裝設計是一個最終的表達,而表達的東西能否獲得共鳴,這取決于你思考的深度和工作的誠意。我不會去為一個形式杜撰一套說辭, 我希望它是發自內心深處的理解。包裝設計的最終是表現了包裝設計師對項目以及對項目所服務群體的理解。
商品的外包裝的目的是為了在商品流通過程中,更好的保護商品,并促進商品的銷售,是品牌理念、產品特性、消費心里的綜合反映,他直接影響到消費者的購買欲望。所以,好的品牌一定會有一款好的包裝,它不僅滿足品牌的產品特性,還符合品牌的調性、風格,是商業性和藝術性的雙重結合。包裝設計的創意與創新也成為了抓住消費者眼球的首要條件。雖然都知道,包裝設計的好壞不等于企業的好壞,但是消費者都會有先入為主的概念,如果一個企業連包裝設計都不重視,哪會重視產品的質量。
企業產品的包裝,盡量不搞仿制,不與別的包裝雷同,而采用新材料、新工藝、新圖案、新形狀,給消費者一種新感覺。如利用可再生及可降解材料制成的包裝就比較受歡迎,這一方面方便了消費者,同時也符合環保潮流,為企業樹立良好形象。方便包裝策略。企業在設計、購置產品包裝時,要處處考慮給消費者帶來購買、攜帶、使用、保管等方面的方便。如為方便消費者購買,企業將不同樣式、用途、口味的產品,組成多種包裝或組合包裝。
根據包裝材料的不同,我們需要注意:由于鋁-塑軟包裝和鋁-紙軟包裝有不透明性,可以按照常規用色去考慮。但是對于單層聚乙烯包裝這種透明的包裝,可以考慮用內容物的顏色作為印刷的補色,內容物顏色可以作為圖案背景,或者作為點綴色(窗口色)都可以。文字的藝術化是設計發揮的空間。文字的大小上,商品名可以大一些,但還是要看包裝袋的大小而定,還可以藝術化處理,也就是做些文字變形之類的。說明文字可以小些,但最小不能小于2.5mm,不然看不見。所有的文字應該與底色反差大一些,以便能清晰可讀。
一般來講,所要表現的主題由許多方面組成,例如與市場營銷有關的主題、與消費者購買行動有關的主題、與消費心理有關的主題以及與企業形象有關的主題等,還有許多內涵和與之相關的因素。設計師面對表現對象涉及的眾多方面及不同因素,應該做的重要工作就是選擇重點,側重表現主題的某一點或某一方面,過濾、排除那些次要的、非重點的因素。也就是說,設計師要運用單純化的手法,在觀察事物本質的基礎上進行匠心獨具的組織、整合。
國際化是本土文化的進一步發展,是不同地域性文化的共同體現。在經濟全球化日趨深入的今天,商品在國際間的交流和競爭日趨激烈。為了能滿足國際溝通的需求,設計中必然要求尋求國際共通的表述語言,設計必須以市場的需求為切入點,以滿足不同消費特征為設計目標。這就要求包裝設計不僅在內涵上要有本土精神,也要兼顧世界范圍內不同國家和民族的受眾群體,考慮他們的文化習慣,吸收他們的文化精華,實現茶葉包裝盒設計形式和內容的多樣化,增加產品的被接受程度,達到國際間的交流和競爭需求。所以,走民族化包裝設計之路,除了對傳統文化進行現代意義上的挖掘,還要有國際化的設計意識,追求共識性表現形式,達到審美功能的國際化。使本土傳統設計語言成為一種跨越民族,國家界限的世界語言,從而被國際社會所公認和接受,實現全球范圍內的競爭。
產品包裝或產品包裝盒創新提出突破性的建言。產品包裝盒,作為一種產品流通的載體,同時也是一種營銷策略、企業形象、品牌文化的重要媒介,在包裝設計的理念上到如今還是秉持在‘好形象、高顏值’的追逐點上躊躇徘徊。隨著人們對包裝審美能力的日益提高,我們進入任何一家超市各種精美包裝的商品琳瑯滿目,從高檔豪華的禮品到設計精美的休閑食品,消費者對這些商品的外包裝盒呈現已然司空見慣,審美疲勞,早就沒有了20年前這些精美包裝帶給人們的驚喜了。在一個價格戰的零和競爭狀態下,我們除了聚焦如何提高產品包裝在消費群體中的曝光度,如何體現提升產品包裝盒的營銷力之外,其實,如何提升包裝設計的市場理念和創新思維,才是企業營銷與包裝設計師創新工作的重中之重,這也是從“果”的設計導向,倒推到“因”的創新意識和思維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