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裝、商標進行了精心的設計。設計采用以紅、黃為主色調的中華民族傳統風格,極力貼近目標消費者的審美心理,同時也增強了產品所具有的古方秘藥的色彩。其次,念慈庵把川貝枇杷止咳膏這一古方的始創者怎樣為醫治病中的母親而四處奔走,后終于得清代名醫葉天士指點,求得秘方治愈母病的故事附在產品說明書的背面,通過對始創人優秀傳統美德的宣傳,折射出品牌背后深厚的真、善、美文化底蘊。“過度包裝除了美觀之外,更多的是浪費。”一位正在購物的市民對大家說,每次購買商品回家,扔掉的包裝盒、包裝袋就有一大堆,而且塑料袋還會造成環境污染。走訪后發現,包括化妝品和禮品裝的酒、茶葉、保健品等種類的食品,是過度包裝的重災區,這些商品往往以精美的包裝來吸引消費者的眼球。從另一個角度表達了品牌“治病救人、扶弱救危”的經營理念,與某些藥品企業急功近利、道德淪喪的經營行為形成鮮明的對比。念慈庵這種打造品牌文化的做法使品牌最大限度地深入了人心,消費者在選擇購買的時候,首先便能感受到來自品牌的魅力和吸引力。由此看來,將無形的文化價值轉化為有形的品牌價值,把文化財富轉化為企業競爭的資本,是品牌文化建設的終極目的。